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去危就安在词典中的解释
wēijiùān

去危就安

拼音qù wēi jiù ān

含义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出处《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典故出处

  • 《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归正朔;转祸为福,已脱罗网。”

近义词

  • 转危为安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离开危险,达到平安。
    成语举例: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3回:“去危就安,正在今日,未知诸君意下如何?”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去危就安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去”表示离开,摆脱;“危”表示危险;“就”表示立即行动;“安”表示安全、平安。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在危险来临之前及时采取行动,避免危险,以保证安全。它强调的是积极主动地应对危险,及时采取措施来确保自身的安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在面临危险时及时采取行动的情况。比如,在遇到地震、火灾等突发事件时,人们应该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去寻找安全的地方。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比喻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及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利益。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据传,公元前555年,楚国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人们纷纷逃离危险区域,而楚国的贵族子弟们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于是,他们去找到了一位名叫孙叔敖的智者,希望他能给出解决办法。孙叔敖听后说:“危来则就安,危去则就危。”他的意思是说,在危险来临之前及时采取行动,可以保证安全;而如果危险已经发生,那就只能面对危险。这个故事中的“去危就安”成语,后来就被人们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去危就安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去”、“危”、“就”、“安”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在遇到火灾时,大家要迅速撤离,去危就安。2. 面对困难,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办法,去危就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的每个字与其含义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去”可以联想到离开,摆脱;“危”可以联想到危险;“就”可以联想到立即行动;“安”可以联想到安全、平安。同时,可以将这些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场景,比如想象自己在面临危险时迅速离开危险区域,寻找安全的地方,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安全和危险相关的成语,如“安然无恙”、“危如累卵”等,可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游泳时发现自己不会游泳,他迅速往浅水区游去,去危就安。2. 初中生:面对地震,大家要迅速逃离危险区域,去危就安。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提前制定复习计划,及时复习,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过关。去危就安。

拆字解意

去危就安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