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慈孙
拼音xiào zǐ cí sūn
含义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典故出处
《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近义词
孝子贤孙
反义词
不肖子孙
英文翻译
dutiful sons <filial progen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成语举例: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强调了家庭中代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子孙对长辈的敬重和关怀。孝子慈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体现了家庭的和谐和代代相传的美德。
使用场景
- 在描述一个人对父母和祖父母非常孝顺、关爱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家庭中代际关系和谐,子孙对长辈尊敬有加的情景。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述而》中的一段对话。孔子问仲尼:“仲尼焉学?”仲尼回答说:“《诗》、《书》、《礼》、《乐》。”孔子又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仲尼回答说:“诗云:‘孝子慈孙,行于光明。’”
成语结构
- 孝子慈孙的结构是“孝子”和“慈孙”两个词语的组合。其中,“孝子”指孝顺的子女,“慈孙”指慈爱的孙子或孙女。
例句
- 1. 他是个孝子慈孙,经常照顾父母和祖父母的生活起居。2. 老人非常满意自己的孙子,因为他是个孝子慈孙,对长辈非常尊敬和关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孝顺的子女和慈爱的孙子或孙女一起团聚,共同传承家庭的美德和价值观。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道和家庭观念的内容,了解更多关于孝子慈孙的故事和传统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是个孝子慈孙,每天都会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2. 初中生:我是个孝子慈孙,每个周末都会去看望外公外婆并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 高中生:我是个孝子慈孙,我会尽力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给父母和祖父母一个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