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拼音chéng fēng pò làng
含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典故出处
《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近义词
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反义词
裹足不前、垂头丧气
英文翻译
sail through wild and wave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成语举例: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茅盾《子夜》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形容事业迅速发展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乘,不能读作“chènɡ”。
成语辨形:乘,不能写作“剩”。
成语辨析:见“披荆斩棘”。
成语谜面:大海里行船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有个年青人名叫宗悫,字元干。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叔叔舞剑弄棒,练拳习武,年纪不大,武艺却十分高强。
有一天正是他的哥哥结婚的日子,家里宾客盈门,热闹非凡。有十几个盗贼也乘机冒充客人,混了进来。
正当前面客厅里人来人往,喝酒道贺之际,这伙盗贼却已潜入宗家的库房里抢劫起来。有个家仆去库房拿东西,发现了盗贼,大声惊叫着奔进客厅。一时间,客厅里的人都被惊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只见宗悫镇定自若,拔出佩剑,直奔库房,盗贼一见来了人,挥舞着刀枪威吓宗悫,不许他靠前。
宗悫面无惧色,举剑直刺盗贼,家人也呐喊助威。盗贼见势不妙,丢下抢得的财物,赶紧脱身逃跑了。
宾客见盗贼被赶走了,纷纷称赞宗悫机敏勇敢,少年有为。问他将来长大后干什么?他昂起头,大声地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干一番伟大的事业。”
果然,几年以后,当林邑王范阳迈侵扰边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讨伐时,宗悫自告奋勇地请求参战,被皇帝任命为振武将军。一次,檀和之进兵包围了区粟城里林邑王的守将范扶龙,命宗悫去阻击林邑王派来增援的兵力。
宗悫设计,先把部队埋伏在援兵的必经之路,等援兵一进入埋伏圈,伏军立即出击,把援兵打得个落花流水。
就这样,宗悫果然替国家打了不少胜仗,立下许多战功,被封为洮阳候。实现了他少年时的志向。
详细解释
- 乘风破浪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毫不退缩地追求成功。这个成语中的“乘风”表示乘着风势前进,象征着顺利和快速;“破浪”表示冲破波涛,象征着困难和阻碍。乘风破浪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能够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
使用场景
- 乘风破浪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有勇气、有毅力、有决心、不畏艰险的人。它常常用来鼓励和赞美那些敢于追求梦想,勇往直前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不怕困难和挑战,勇敢地追求成功的人,比如勇往直前的创业者、奋发图强的学生等等。
故事起源
- 乘风破浪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原文是“翩翩者逝不飞,矢诡者穿不破,乘风破浪会有时”。后来,这个成语在《后汉书·韩安国传》中被用来形容韩安国的勇敢和坚毅。如今,乘风破浪已经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勇敢追求成功的人。
成语结构
- 乘风破浪的结构是“乘+风+破+浪”,其中“乘”表示乘着,表示利用某种力量或条件;“风”表示风势,象征着顺利和快速;“破”表示冲破,表示克服困难和阻碍;“浪”表示波涛,象征着困难和阻碍。
例句
- 1. 他乘风破浪,一路冲刺,最终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项目。2. 她勇敢地乘风破浪,离开了安逸的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3. 这个年轻人不畏艰险,勇敢地乘风破浪,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创业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乘风破浪”这个成语与勇敢追求梦想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想象一个人站在海边,迎着狂风和巨浪,勇敢地乘着风势前进,冲破波涛,最终成功地到达目的地。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勇敢和坚毅相关的成语,如“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飞机一样乘风破浪,飞向我的梦想。2. 初中生:只有勇敢乘风破浪,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3. 高中生:我要勇往直前,乘风破浪,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4. 大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勇敢地乘风破浪,追逐梦想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