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自恣
拼音bá hù zì zì
含义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出处《明史·朵颜传》:“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
典故出处
《明史·朵颜传》:“于是长昂益跋扈自恣,东勾土蛮,西结婚白洪大,以扰诸边。”
近义词
骄横跋扈、为所欲为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成语举例:缘道设关隘,垄断公私。涡河、浍、颖之间,跋扈自恣。(《清史稿 袁甲三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专横强暴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跋扈自恣是由“跋扈”和“自恣”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跋扈”指人放纵嚣张、任意妄为,不受约束;“自恣”指自我放纵、不加控制。跋扈自恣的意思是指人放纵嚣张,任意妄为,不受任何约束和制约。
使用场景
- 跋扈自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受约束,任意妄为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权力滥用、傲慢无礼、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故事起源
- 跋扈自恣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二年》一文中。故事讲述了齐国的哀公因为娶了一位妻子之后变得嚣张跋扈,不受臣下的劝谏,任意妄为,导致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秩序陷入混乱。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容人放纵嚣张任意妄为的跋扈自恣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跋扈自恣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表示放纵嚣张、任意妄为。
例句
- 1. 这个领导太跋扈自恣了,完全不顾及其他人的利益。2. 那个官员一旦得到权力,就变得跋扈自恣,不可一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放纵嚣张、任意妄为的样子,完全不受任何约束和制约,从而形成跋扈自恣的形象。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权力滥用、傲慢无礼相关的成语,如专横霸道、独断专行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游戏中变得跋扈自恣,不尊重其他队友。2. 初中生:班里的班长变得跋扈自恣,不听取同学们的意见。3. 高中生:政府官员的跋扈自恣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4. 大学生及以上学生:那个公司的老板跋扈自恣,不顾员工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