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捻土焚香在词典中的解释
niǎnfénxiāng

捻土焚香

拼音niǎn tǔ fén xiāng

含义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同“捻土为香”。

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我这里捻土焚香画地炉,我拜罢也忙瞻顾,多谢神灵佑护。”

典故出处

  •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我这里捻土焚香画地炉,我拜罢也忙瞻顾,多谢神灵佑护。”

近义词

  • 捻土为香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因不及备香,以此表示虔诚。同“捻土为香”。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很虔诚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捻土焚香是由捻土和焚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捻土指用手指捻取土壤,表示条件简陋;焚香指燃烧香烟,表示进行祭祀或仪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在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传统礼节和仪式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传统习俗或礼仪的人或行为。

故事起源

  • 根据史书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世说新语》中。故事讲述了刘义隆在南齐被困时,仍然坚持进行祭祀仪式,用土代替了缺乏的祭品,用烧香烟代替了缺乏的香料。这个故事成为了捻土焚香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仍然捻土焚香,坚持进行祭祀仪式。2. 尽管生活条件很差,但他仍然捻土焚香,不忘传统习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在一个贫瘠的土地上,一个人捻起一小块土壤,然后点燃香烟进行祭祀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和传统礼节,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农村过年的时候,看到村里的人们捻土焚香,祈求来年丰收。2. 初中生:虽然他们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下,但他们仍然捻土焚香,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3. 高中生

  • 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捻土焚香,不忘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拆字解意

捻土焚香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