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刻画无盐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àyán

刻画无盐

拼音kè huà wú yán

含义无盐:传说中的古代丑女。精细地描摹丑女无盐。比喻以丑比美,引喻比拟得不恰当。

出处《晋书·周凯传》:“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典故出处

  • 《晋书·周凯传》:“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近义词

  • 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无盐:传说中的古代丑女。精细地描摹丑女无盐。比喻以丑比美,引喻比拟得不恰当。
    成语举例:仿数珠儿,刻画无盐唐突。(宋 陈亮《桂香枝》词)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比拟得不恰当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刻,不能读作“kē”。
    成语辨形:画,不能写作“划”。

成语故事

  • 战国时代,在齐国无盐那个地方(今山东省东平县东),有一位女子,姓钟离,名春,容貌长得特别丑陋,多次选择丈夫,都没有成功。四十岁时,她去见齐宣王,向齐宣王指出了齐国当时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齐宣王敬佩他的才能,便娶她为王后,封她为“无盐君”。
    后来,人们就把“无盐”作为丑女的代称,如同把“西施”作为美女的代称一样。无盐和西施,一个极丑,一个极美,简直无法相比!如果竟把她们两人相提并论,那就是把丑的抬得太高,把美的贬的太低了。
    《晋书·周顗(yǐ)传》载:周顗,字伯仁,晋元帝时,历任“尚书左仆射”,朝中官宦认为他为人高洁,把他比做乐(yuè)广。乐广是当时被人们认为高洁的人物,有“乐翁冰清”的赞语。但是周顗却认为乐广根本不能与他相比,因此,当庾亮告诉他有人把他比作乐广时,他并不高兴,说道:“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以丑比美,比得不恰当,而且因此亵渎了美好的人物,就叫做“刻画无盐,唐突西施”。

详细解释

  • 刻画指描绘、描写,无盐指没有盐味,比喻缺乏味道或者平淡无奇。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描述、描绘的内容缺乏生动和个性,没有吸引力。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文章、画作、表演等艺术作品的内容平淡无奇,缺乏吸引力;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者对事物的看法缺乏独特性和个性。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杨慎的《燕京岁时记》中。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品尝了一道菜后,觉得菜的味道平淡无奇,无法吸引他的胃口。于是他用“刻画无盐”来形容这道菜的味道。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刻画”、“无”、“盐”。

例句

  • 1. 这篇文章刻画无盐,毫无吸引力。2. 他的演讲缺乏个性,刻画无盐,没有打动观众的情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幅画作,画面上的人物和景物都是灰色的,没有任何色彩和生动感,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平淡无奇的成语,如“平铺直叙”、“无趣乏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故事书的插图刻画无盐,没有吸引我继续读下去的兴趣。2. 初中生:这幅画的色彩太单调了,刻画无盐,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 高中生:这本小说的人物形象刻画无盐,缺乏个性,读起来没有什么感觉。4. 大学生:这篇论文的写作风格刻画无盐,没有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拆字解意

刻画无盐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