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模做样
拼音zhuāng mó zuò yàng
含义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出处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纪·景云元年》:“还有一等装模做样如泥塑、如木雕的五经。未尝不扫地。要知。要知。”
典故出处
明·李贽《史纲评要·唐纪·景云元年》:“还有一等装模做样如泥塑、如木雕的五经。未尝不扫地。要知。要知。”
近义词
装模作样、装模装样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故意做作,故做姿态给人看
成语举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试问他看得见甚么东西?这不是明明在那里装模做样么?”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故做姿态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装模做样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故意模仿或表现某种形象、态度或行为,以达到某种目的或迎合他人的期望。这种行为通常是虚伪的,没有真实的内涵或动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贬义的语境中,用来指责或批评那些为了取悦他人或掩饰自己真实面目而做出的虚伪行为。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组织或社会的行为。
故事起源
- 关于装模做样的起源故事并不明确,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在古代文学中已经有所体现。在中国古代戏曲中,演员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通过装扮和表演来模仿不同的人物。这种表演行为被用来形容那些虚伪的人。
成语结构
- 装模做样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的意思如下:装:假装,伪装。模:模仿,模拟。做:做作,做样子。样:样子,态度。
例句
- 1. 他总是装模做样地夸夸其谈,但实际上并不懂这个领域。2. 她为了讨好老板,装模做样地对每个人都笑嘻嘻的。3. 这个政客经常装模做样地表达关心,但实际上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记忆“装模做样”这个成语:1. 将四个字分开记忆,理解每个字的意思。2. 想象一个人穿着华丽的服装,摆出一副假装的样子,以此来联想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类似的成语,如“虚情假意”、“假模假式”等,可以帮助加深对装模做样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装模做样地模仿老师的语气,让大家都笑了。2. 初中生:她为了取悦同学,装模做样地买了一件很贵的衣服。3. 高中生:政客们常常在选举期间装模做样,向选民承诺各种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