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令行禁止在词典中的解释
lìngxíngjìnzhǐ

令行禁止

拼音lìng xíng jìn zhǐ

含义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出处《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典故出处

  • 《管子·立政》:“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破。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近义词

  • 大张旗鼓、雷厉风行

反义词

  • 温文尔雅、和风细雨

英文翻译

  • strict enforcement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
    成语举例:解放军的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许有半点差错。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行,不能读作“hánɡ”。
    成语辨形:禁,不能写作“襟”。
    成语谜面:立定;红绿灯;十字街头亮红灯

成语故事

  • 商朝末年,纣王暴虐无道,大肆挥霍民脂民膏,姬昌知道纣王的日子不会太长,就联络各地诸侯准备推翻商朝的统治。在临终前叫儿子姬发到床前,教导他要做到令行禁止才会成就王业。姬发继承父亲的遗志起兵终于推翻商朝的统治。

详细解释

  • 令行指的是命令行动,禁止指的是不允许。令行禁止表示对行为或事物有着明确的要求和限制,要求执行者必须严格遵守,不能违反。

使用场景

  • 此成语常用于形容领导或者上级对下级的要求或命令十分严格,执行力度强,不容违背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行动果断,决策力强,不容置疑。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南朝宋时期,有一位名叫刘裕的将军,他非常严厉,作风严正,对部下要求严格。有一次,他带领军队征战,遇到敌方大军,一位将领建议撤退,但刘裕不听,坚决要求全军攻击。最终,刘裕率领的军队大获全胜。后来,人们用“令行禁止”来形容刘裕将军的果断决策和严格要求。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令行为主语,禁止为谓语。

例句

  • 1. 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要求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马虎。2. 这位教授的教学方式令行禁止,学生们必须按照他的要求完成作业。3. 这个公司的规章制度非常严格,对员工的行为要求令行禁止。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令行禁止”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令行表示命令行动,禁止表示不允许,通过将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象地记忆成“命令行动,不允许”,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将领的故事和策略,了解他们的决策思维和行动力,以及他们对部下的管理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要求令行禁止,必须按时完成。2. 初中生:班主任对我们的纪律要求令行禁止,不能迟到、早退。3. 高中生:校长对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要求令行禁止,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4. 大学生:导师对我们的研究要求令行禁止,必须按照科研规范进行实验和论文撰写。

拆字解意

令行禁止成语造句

  • 令行禁止造句(精选43条)

    1、如果不是后面有人,就是他的能力足以让这些人心服口服,军队的令行禁止和强者为尊的道理显然是古今通用的。2、从小被党教育遵章守纪,令行禁止。3、作为一名前海军陆战军人和退休的北约司令官,他习惯于令行禁止和上下阶级。4、要做到施恩时宽宏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