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寸之末
拼音fēn cùn zhī mò
含义比喻微少、细小。
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典故出处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反义词
庞然大物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微少、细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微小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分寸之末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没有考虑到适当的程度和界限,过于偏激或过于放纵。这个成语强调了在社交和人际关系中应该注意适度和克制。
使用场景
- 分寸之末常常用于批评或警告别人在言行中要注意适度。例如,当某人的言辞过于激烈或行为过于冲动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提醒他们要注意分寸。
故事起源
- 分寸之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强调道德和礼仪的重要性,主张人们应该遵守适当的行为规范,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分寸之末这个成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用来警示人们要注意言行的适度和分寸。
成语结构
- 分寸之末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是:分寸,之,末。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的发言过于激烈,完全没有分寸之末。2. 她的行为举止很得体,从不做出分寸之末的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分寸之末”与“适度和克制”这样的关键词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尝试使用这个成语造句,加深对它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分寸之末相关的成语,如“不知分寸”、“不识抬举”等,以扩大对于适度和分寸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玩得太过火了,完全没有分寸之末。2. 初中生:他的回答太过分了,完全没有分寸之末。3. 高中生:他的行为非常不合适,没有分寸之末。4. 大学生:她的言辞过于激烈,完全没有分寸之末。5. 成年人:在社交场合要注意分寸之末,避免出现不合适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