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肥脑满
拼音cháng féi nǎo mǎn
含义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出处《北齐书·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典故出处
《北齐书·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近义词
养尊处优
英文翻译
idle rich with a fair round belly and a swelled head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成语举例:有的又阔双矮,使你想起那些肠肥脑满的商人。(叶圣陶《书的夜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指不劳而获,无所用心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北齐武成帝高湛的三儿子琅邪王高俨企图夺取帝位,后主高纬便调兵捉拿,将军替高俨开脱说:“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后主当场释放了高俨,不久就派人暗杀了他。
详细解释
- 指人的身体肥胖,思想丰富,不仅外表富态,而且内心丰富,智慧丰富。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一般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外表和内涵方面都非常优秀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出众,内外兼备。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源自于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刘禹锡在诗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其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句话被用来形容肚子饱满,脑子充实的人,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成语“肠肥脑满”。
成语结构
- 名词+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长得肥胖,思想丰富,真是个肠肥脑满的人。2. 她不仅外表漂亮,还很聪明,是个肠肥脑满的女孩子。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肠肥脑满”与“外表丰满,内心丰富”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人体描述相关的成语,如“面黄肌瘦”、“眉清目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奶奶长得肥胖,思想丰富,就是一个肠肥脑满的人。2. 初中生:他是我们班的班长,外表帅气,成绩优秀,真是一个肠肥脑满的学生。3. 高中生:这位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身材丰满,真是一个肠肥脑满的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