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指诸掌
拼音rú zhǐ zhū zhǎng
含义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出处《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典故出处
《论语·八佾》:“或问褅之说。子曰:‘子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近义词
了如指掌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对事情非常熟悉了解。
成语举例:宋·苏轼《叙》:“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比喻对某个事物的情况或者某个技能非常了解和熟悉。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对某个领域非常熟悉,或者对某项技能非常精通。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鲁国有一位名叫季札的人,他在鲁国的贵族中非常有声望。有一次,季札去参加了鲁国的盛大宴会,酒过三巡后,主人突然问季札:“你认为我这宴会的菜肴有多少种?”季札回答道:“我已经记住了每一道菜的名称和数量,就像记住了自己的手掌一样。”主人非常惊讶,于是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季札对菜肴的熟悉程度。
成语结构
- 成语“如指诸掌”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如”、“指”、“诸”和“掌”。
例句
- 1. 他对这个项目的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2. 这位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3. 他对这门技术非常精通,简直是如指诸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形象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将手掌伸出,然后用手指向各个方向,表示对周围的事物都了如指掌。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心领神会”、“门儿清”等,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班的同学了如指掌,知道我们每个人的优点和不足。2. 初中生:我对这个游戏的规则了如指掌,所以很快就能玩得很好。3. 高中生:他对历史事件的时间线了如指掌,可以清楚地讲解每个事件的发生顺序。4. 大学生:这位教授对这门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都了如指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