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劳任怨
拼音rèn láo rèn yuàn
含义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典故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近义词
勤勤恳恳、任怨任劳
反义词
怨天尤人
英文翻译
work hard and not be upset by criticism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成语举例:而杨嗣昌也完全执行他的主张,任劳任怨。(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九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任,不能读作“rén”。
成语辨形:怨,不能写作“愿”。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相国赵盾想出走他国,赵穿知道后就率200卫兵把晋灵公杀了。太史在朝廷大事册上写“秋正月,赵盾在桃园谋害了国君夷皋。”赵盾叫太史改,太史不愿意。赵盾觉得大人物要任劳任怨,于是自我解嘲只有于心无愧就行。
详细解释
- 任劳任怨是由“任劳”和“任怨”两个成语组成的,表示一个人能够勇于承担辛苦的工作,并且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或不满。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助人的精神。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子贡为官时,曾经自愿承担了一项艰苦的任务,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遭受了许多委屈和冤屈。然而,他并没有抱怨或埋怨,而是默默地承受了一切。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任劳任怨”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相同的动词“任劳”和“任怨”组成,其中“任劳”表示承担辛苦的工作,“任怨”表示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或不满。
例句
- 1. 他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员工,总是乐于帮助别人。2. 她母亲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家庭主妇,从不抱怨家务事的繁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成语的结构来帮助记忆,其中“任劳”表示承担工作,“任怨”表示不计较得失。可以想象自己在工作或生活中主动承担辛苦的工作,并且不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不公或不满,从而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任劳任怨”相关的成语,如“勤劳善良”、“勤劳肯干”等,来扩大对于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她每天都在为我们做好吃的饭菜。2. 初中生:老师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他总是乐于帮助我们解决问题。3. 高中生:爸爸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他每天都在为家庭付出很多努力。4. 大学生:我是一个任劳任怨的志愿者,我愿意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任劳任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