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引久
拼音kuàng rì yǐn jiǔ
含义引:迁延。历时长久。
出处《汉书·严助传》:“旷日引久,士卒劳倦。”
典故出处
《汉书·严助传》:“旷日引久,士卒劳倦。”
近义词
旷日引月
英文翻译
delay for a long tim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引:迁延。历时长久。
成语举例:既除丧矣,而继以疾病,又念心之曲折,造次不足以自达,故旷日引久,而阙然不即叙感,实冀宽大仁明有以容而察之而已。★宋·王安石《上富相公书》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旷日引久形容事情拖延的时间很长,耗费了很多时间,常用来形容某些事情耗时较长,拖得很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些事情、工作、项目等拖延时间很长,耗费了很多时间的情况。可以用在工作场景、学习场景、生活场景等各个方面。
故事起源
- 《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苏秦是一个有才华的外交家,他曾经在燕国任职,希望能够通过联合燕国和齐国来对抗强大的秦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苏秦设计了一个计划,需要在燕国待上很长时间,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人们就用“旷日引久”来形容这个计划。
成语结构
- 旷日引久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旷”、“日”、“引”、“久”分别是形容词、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例句
- 1. 这个项目已经旷日引久了,还没有得到解决。2. 这个问题的解决已经旷日引久,我们需要加快进度。3. 我们不能再旷日引久了,要尽快采取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旷日引久”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将“旷”想象成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将“日”想象成时间的单位,将“引”想象成拖延的动作,将“久”想象成很长的时间。通过将每个部分进行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整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时间有关的成语,如“年复一年”、“日久见人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等了好久,觉得时间旷日引久。2. 初中生:这个数学题太难了,解答起来旷日引久。3. 高中生:我们班级的毕业典礼筹备工作旷日引久,但最终还是成功举办了。4. 大学生:我的论文写作过程旷日引久,但最终取得了好成绩。5. 成年人:这个法律案件审理时间旷日引久,让人焦虑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