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降纳附
拼音zhāo xiáng nà fù
含义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出处【出处】:《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词语
招降纳附
拼音
zhāo xiáng nà fù
解释
招:招引;纳:接纳;附:归附。指招引接纳敌方投降、叛变的人扩充势力。
出处
《元史·来阿八赤传》:“今出兵分定其地,招降纳附,勿纵士卒侵掠。”
详细解释
- 招降纳附是指用武力或巧妙的手段,使敌对势力归顺或投降。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用各种方法吸引他人归顺自己,或者指某人主动投降,加入到对方的阵营中。
使用场景
- 招降纳附常用于形容战争、政治或职场等领域中,用来表示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他人归顺自己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主动投降,加入到对方的阵营中。
故事起源
- 招降纳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率领反秦的军队,攻打咸阳,秦军节节败退。项羽派人到秦军中招降纳附,希望能够吸引一些秦军归顺自己。这个成语因此而衍生出来,成为形容吸引对方归附的意思。
成语结构
- 招降纳附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招”和“纳”都是动词,表示招募和接纳的意思,“降”和“附”都是动词的宾语,表示归顺和投降的意思。
例句
- 1. 他以高禄待遇招降纳附,使得许多敌对势力纷纷归顺。2. 这位将军采用了巧妙的战略,成功地招降纳附了很多敌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将军在战场上用旗帜招募敌军,然后接纳他们加入自己的队伍,形成一个强大的联盟。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中的招降纳附策略的应用和影响,了解更多关于战争和政治的词语和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用奖励来招降纳附学生,让他们更努力学习。2. 初中生:这位政治家通过承诺福利来招降纳附选民,赢得了选举。3. 高中生:战争中,将军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来招降纳附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