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
拼音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
含义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出处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典故出处
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近义词
半部论语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成语举例: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做孔子的古代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并著有《论语》一书。《论语》是一本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这个成语意味着通过学习和理解《论语》,一个人可以获得卓越的智慧和才能,从而能够治理天下。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能够通过自己的才能来为国家或社会做出贡献。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具有深厚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在该领域中取得卓越的成就。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源自于孔子的学说和他的著作《论语》。孔子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学说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每个字的意义和发音如下:半:表示一半的意思。部:表示著作、书籍的意思。论:表示论说、思考的意思。语:表示语言、言论的意思。
例句
- 1. 他的学识博大精深,真是半部论语治天下。2. 这位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将每个字的发音和意思记住,并理解整个成语的含义。将这个成语与孔子和《论语》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通过学习《论语》来治理天下的场景。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孔子和《论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影响。可以阅读《论语》的原著,了解孔子的思想和他的学说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为国家做出贡献。初中生:他的知识广博,真是一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才。高中生:通过学习《论语》,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人,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大学生:他的学术研究成果显示了他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能力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