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奴故态
拼音kuáng nú gù tài
含义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出处《后汉书·严光传》:“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
典故出处
《后汉书·严光传》:“霸得书,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
英文翻译
the self-conceited scholar's old way of lif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成语举例:仆老矣,三生杜牧,万念俱空;只花月因缘,犹有狂奴故态。(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称狂放不羁的人的老脾气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汉朝严子陵与刘邦第九代孙子刘秀、长安侯霸三人结为非常要好的朋友。刘秀当上皇帝后,严子陵十分讨厌做官,有时故意刺激光武帝刘秀,但刘秀仍很尊敬他。侯霸当上大司徒以后,专门去请严子陵叙旧,他写信回绝,刘秀骂他是狂奴故态。
详细解释
- 狂奴故态是由“狂奴”和“故态”两个词组成的,狂奴指的是原本自卑的人,一旦获得权力或地位,就会变得狂妄自大;故态指的是陈旧、呆板的态度。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在获得权力或地位后,变得自大、呆板,完全丧失了原有的谦逊和灵活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的变化,比如在工作中升职后的变化、在家庭中获得财富后的变化等等。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后汉书·贾谊传》。贾谊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经是一个贫穷的穷书生,但后来因为才华出众,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官员。然而,一旦贾谊获得了权力和地位,他开始变得傲慢自大,对待他人态度冷漠,完全失去了谦逊和灵活性。因此,人们用“狂奴故态”来形容这种变化。
成语结构
- Subject + 狂奴故态
例句
- 1. 他一旦升职了就完全变了个人,变得狂奴故态,不再关心我们这些普通员工了。2. 这位明星在成名后变得狂奴故态,对待粉丝和媒体都态度冷漠。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狂奴故态拆分为狂奴和故态两个词来记忆。狂奴可以理解为一个原本自卑的人,而故态可以理解为陈旧、呆板的态度。通过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可以更好地理解整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狂奴故态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者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权力和地位对人性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持谦逊和灵活性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里当了班长后变得狂奴故态,不再和我们一起玩了。2. 初中生:这位同学在考试中得了第一名后变得狂奴故态,对其他同学都不屑一顾了。3. 高中生:他在获得了奖学金后变得狂奴故态,对老师和同学都态度冷漠了。4. 大学生:这个学生在当了社团主席后变得狂奴故态,不再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了。5. 成年人:这位领导在晋升后变得狂奴故态,对下属的要求变得非常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