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一斑
拼音kě jiàn yī bān
含义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典故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近义词
管窥一斑、管中窥豹
英文翻译
be able to see a sample of its entiret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成语举例:以酗酒狎妓之微嫌,遂没其困苦艰难之功业,清朝之赏罚不均,可见一斑。★《清朝野史大观》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可以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见,不能读作“xiàn”。
成语辨形:斑,不能写作“班”。
详细解释
- 可见一斑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通过观察到的一小部分可以推测出整体的情况。它强调了通过细节可以了解到整体的特征和情况。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各种情境,特别是在描述事物的特征或者情况时,可以用来说明通过细节可以推测出整体的状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子罕第十一》中的一句话:“如有玉堂者,可自警也;如有玉堂者,可见一斑。”这句话是孔子对学生子罕的评价,意思是如果有人有像玉堂一样洁白明亮的内心,那么只要看到一小部分就可以知道他的整体品质。
成语结构
- 可见一斑由“可”、“见”、“一”、“斑”四个字组成。
例句
- 1. 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可见一斑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2. 这个实验的结果可见一斑,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可见一斑”与“可逆反应”进行联想,两者的“可”字相同,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等,来进一步拓展对通过细节了解整体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通过他的表情可见一斑,他很开心。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开头可见一斑,作者的观点很明确。3. 高中生:通过这个实验的结果可见一斑,这种方法是可行的。4. 大学生:通过他的行为可见一斑,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5. 成年人:这个公司的经营状况可见一斑,他们的财务报表显示了他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