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蠹国残民在词典中的解释
guócánmín

蠹国残民

拼音dù guó cán mín

含义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出处宋·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典故出处

  • 宋·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近义词

  • 蠹国病民、祸国殃民、蠹国耗民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蠹国残民是一个贬义词语,用来形容那些危害国家、摧残人民的败类。蠹国指侵蚀国家、破坏社会秩序,残民指伤害人民、摧残百姓。这个成语通过对国家和人民的双重伤害,表达了对这些败类的强烈谴责和唾弃。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以自私自利、不择手段、不顾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人。在正式场合或者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批评和警示那些腐败官员、贪污犯罪分子等。

故事起源

  • 蠹国残民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故事讲述了一个国家被一群贪婪的官员所侵蚀,人民生活陷入困境。这个成语从此以后被广泛使用,并成为对那些危害国家和人民的败类的贬称。

成语结构

  • 蠹国残民由三个词组成,蠹指侵蚀、摧毁,国指国家,残民指伤害人民。

例句

  • 1. 这些腐败的官员真是一群蠹国残民,他们把国家财富都掠夺一空。2. 那个犯罪集团是一伙蠹国残民,他们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伤害了无数无辜的人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蛀蚀了国家和人民的虫子蠹在国家中,摧残着人民的生活,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一些蠹国残民的故事,如明朝的宦官集团、清朝的贪官污吏等,了解他们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危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那个欺负同学的人真是个蠹国残民,他总是捉弄别人。2. 初中生: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蠹国残民,不让他们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3. 高中生:这些腐败的官员是一群蠹国残民,他们背离了人民的期望,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拆字解意

蠹国残民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