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跃虎踞
拼音lóng yuè hǔ jù
含义比喻超逸雄奇。
出处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至若泾阳先生,以龙跃虎踞之才,左宜右有,随手合辙,意至而词随,更不劳其拣择。”
典故出处
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至若泾阳先生,以龙跃虎踞之才,左宜右有,随手合辙,意至而词随,更不劳其拣择。”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比喻超逸雄奇。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两个动物的动作组成,龙跃表示龙腾飞跃,虎踞表示虎坐在地上。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龙腾虎跃的场景,意味着人物威武雄壮,地势险要。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人物的气势和地方的威严,常用于描述英勇的将领、雄伟的建筑等。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越庶长孙之龙跃,鲁公孙之虎踞。”这句话描述了两个国家的地势,越国地势险要,如同龙腾飞跃;而鲁国地势平坦,如同虎坐在地上。后来,这个成语就常用来形容地势险要、人物威武的场景。
成语结构
- 龙跃虎踞是一个形容词词组。其中,龙跃和虎踞都是动词,表示动作。
例句
- 1. 这座城市建在山间,龙跃虎踞,景色壮丽。2. 在战场上,将军骁勇善战,龙跃虎踞。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条巨龙腾飞跃过一只雄狮,形成龙跃虎踞的场景,然后将这个场景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龙和虎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其他与威武、雄壮相关的成语,如“龙马精神”、“雄心勃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爸爸是一名军人,他在演习时总是龙跃虎踞,非常厉害!2. 初中生:这座城市的地势非常险要,像龙跃虎踞一样,保护了我们的家园。3. 高中生:这位将军在战场上指挥有方,龙跃虎踞的气势让敌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