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托之空言在词典中的解释
tuōzhīkōngyán

托之空言

拼音tuō zhī kōng yán

含义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出处汉·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典故出处

  • 汉·赵岐《〈孟子〉题辞》:“仲尼有云:‘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按《史记·太史公自序》作“载之空言”。司马贞索隐:“案:孔子之言见《春秋纬》,太史公引之以成说也。空言谓褒贬是非也。”

近义词

  • 托于空言、托诸空言

英文翻译

  • blow bubbles <pay lip service to>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托之空言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托”表示依赖或信任,“之”是一个连词,意味着“的”,“空言”指的是空洞的言辞。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依赖或信任的话语是没有实际效果的,不能解决问题或达到预期目标。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那些只会说空话、没有实际行动或不履行承诺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口头上很能说、但实际上没有真正行动的人,或者那些只会给出空洞承诺而不实际付诸行动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明确,但它可能来自于古代的一些寓言故事或历史事件,用来形容那些只会说空话、没有实际行动的人。

成语结构

  • 托之空言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的含义都很明确。它的结构比较简单,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一直对我充满了承诺,但最后都只是托之空言。2. 不要轻易相信他的话,他经常说些托之空言。3. 老板常常给出一些托之空言,却从来没有真正采取行动。

记忆技巧

  • 记忆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将“托之空言”拆分成“托”、“之”、“空言”,分别记忆每个字的含义。2. 将这个成语与一个形象的场景联系起来,例如,想象一个人正在拿着一张空洞的纸条,表示他的话是没有实际效果的。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托之空言相关的成语,例如“空谈误国”、“言而无信”等。了解更多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那个同学一起做作业,因为他常常给我托之空言,不帮我。2. 初中生:老师说要改善学校的设施,但一直都是托之空言,我们还是没有新的图书馆。3. 高中生:政客们经常给出托之空言,却没有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拆字解意

托之空言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