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顶替
拼音mào míng dǐng tì
含义冒:冒充,以假充真。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典故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五回:“你走了便也罢,却怎么绑些柳树在此,冒名顶替。”
近义词
偷梁换柱
反义词
名副其实
英文翻译
assume the identity of another pers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冒:冒充,以假充真。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假冒别人的姓名,代他去干事或窃取他的权力、地位。
成语举例:《古文尚书》的运气真够坏的,不但没有能够露头角,还一而在的遭到了些冒名顶替的事儿。(朱自清《经典常谈 尚书第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名,不能写作“明”。
成语谜面:花木兰代父从军
详细解释
- 冒名顶替是一个形容词语,用来描述某人以假冒的身份或名义替代他人,或者冒充别人的身份、职责或地位。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获取不应该属于自己的权益或利益。
使用场景
- 冒名顶替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指责那些以欺骗、虚伪的手段获取利益的人。它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场景,比如社会生活中的欺诈行为、工作中的职务冒用、考试中的代考等。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一位官员。他的名字叫冒名,曾经冒充他人的身份来谋取私利。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了一个形容词语,用来形容冒充他人身份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冒名顶替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冒名”表示冒用他人名义,而“顶替”表示替代别人的身份。
例句
- 1. 他冒名顶替了我在公司的职位,现在我要重新找工作了。2. 这个考生因为冒名顶替被发现,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冒名顶替”这个成语与一个具体的故事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冒用别人的名字,假装成为他人,并顶替他人的身份,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成语,比如“以假乱真”、“假公济私”等,这些成语也涉及到虚假、欺骗等方面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冒名顶替了我的名字,写在了作业上。2. 初中生:她冒名顶替了我在班上的职务,让我感到很失望。3. 高中生:这个考生因为冒名顶替被发现,被取消了考试资格。4. 大学生:他为了获得奖学金,冒名顶替了其他同学的科研成果。5. 成年人:那个骗子冒名顶替了我在银行的身份,骗取了大量的钱财。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冒名顶替”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