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倒元白
拼音yā dǎo yuán bái
含义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
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卷三:“时元、白俱在,皆赋诗于席上。唯刑部杨汝士侍郎后成。元、白览之失色。……汝士其日大醉,归谓子弟曰:‘我今日压倒元、白。’”
典故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卷三:“时元、白俱在,皆赋诗于席上。唯刑部杨汝士侍郎后成。元、白览之失色。……汝士其日大醉,归谓子弟曰:‘我今日压倒元、白。’”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
成语举例:辞章压倒元白。(元 钟嗣成《录鬼簿》卷下)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唐宝历年间,杨嗣复在新昌里宅邸宴客,诗人元稹、白居易也在座。宾客们在一块赋诗助兴,邢部侍郎杨汝士的诗最后写成。元稹、白居易一看大惊失色,杨汝士特别高兴,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对子弟说:“我今日压倒元白。”。
详细解释
- 压倒元白是由“压倒”和“元白”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压倒”指的是压倒、超过,而“元白”是指白色的玉石。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像白色的玉石那样,事物的数量、质量或能力超过其他事物,使其他事物相形见绌。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数量、质量或能力上超过其他人或事物,表达出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它可以用于各种语境,如工作、竞争、比赛、学习等。
故事起源
- 关于压倒元白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白色的玉石被视为珍贵和高贵的象征,而压倒元白的意义正是源自这种文化背景。
成语结构
- 成语“压倒元白”的结构是“动词 + 名词 + 名词”。
例句
- 1. 他的成绩压倒了全班其他同学,获得了第一名。2. 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好,完全压倒了竞争对手。3. 这位演员的表演技巧压倒了其他演员,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压倒”和“元白”两个词分别记忆,了解它们的意义。2. 想象一块纯白色的玉石,它在数量、质量或能力上超过其他事物,使其他事物相形见绌的场景。3. 多进行反复的记忆和使用,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一鸣惊人”、“出类拔萃”等,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水平压倒了其他同学,得到了老师的表扬。2. 初中生:这个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压倒了其他参赛者,获得了冠军。3. 高中生:他的演讲能力压倒了其他选手,获得了演讲比赛的第一名。4. 大学生:这个学生的研究成果压倒了其他同学,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