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争多论少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ēngduōlùnshǎo

争多论少

拼音zhēng duō lùn shǎo

含义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典故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近义词

  • 争多竞少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放不开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指在争论或讨论中,争辩事物的多寡。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争论某个问题时,争论的焦点不在于问题本身,而是在于事物的多少。

故事起源

  • 争多论少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隐公十七年》。当时,齐国有一位名叫田常的大臣,他在国君面前说:“君主应该争论事物的多少,而不是争论人数的多少。”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争多论少”,用来形容争论事物的多少。

成语结构

  • 争多论少的结构是“争多”和“论少”两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其中,“争多”表示争论事物的多,而“论少”表示争论事物的少。

例句

  • 1. 他们在会议上争多论少,完全忽视了问题的实质。2. 这个问题本身并不复杂,他们却在争多论少,浪费了很多时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争多”和“论少”两个部分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例如,想象两个人在争论一个问题,一个人一直强调事物的多,另一个人则一直强调事物的少,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争论相关的成语,例如“争鸣”、“争强好胜”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课堂上有时会争多论少,老师就会提醒我们要专注于问题本身。2. 初中生:同学们在班级群里争多论少,讨论明天的活动安排。3. 高中生:学生会会议上,大家争多论少,讨论如何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

拆字解意

争多论少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