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独善其身在词典中的解释
shànshēn

独善其身

拼音dú shàn qí shēn

含义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典故出处

  •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近义词

  • 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自私自利、明哲保身

反义词

  • 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

英文翻译

  • attend to one's own virtue in solitude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
    成语举例: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其,不能读作“qī”。
    成语谜面:闭门思过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孟子劝宋勾践到别国去游说仁学。宋勾践向孟子请教如何游说。孟子说:“尊崇儒道,乐于仁义。君子为人,穷困时不要失掉仁义,得志时不要失去理智,这样穷困时能独善其身,自得其乐,得志时能兼顾天下的利益。”。

详细解释

  • 独善其身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独善”和“其身”两个词组成。独善意味着独自保持,其身指的是自己的身体或个人。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要自立自强,保持自己的品德和行为,不被外界的负面影响所左右。它强调了个人的自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不受他人的干扰或诱惑。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并且不受外界的负面影响。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教育、道德和个人成长的场景中。

故事起源

  • 独善其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下》一篇文章中,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强调了个人修养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独善其身这个成语正是他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观点之一。

成语结构

  • 独善其身由四个汉字组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独善和其身。其中,独善表示独自保持,其身表示自己的个人。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总是独善其身,从不参与任何不正当的活动。2. 她不受他人的诱惑,始终能够独善其身。3.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能够独善其身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记忆技巧

  • 要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独善和其身。可以想象一个人独自守护自己的身体,不受外界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个人品德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于个人修养和自我管理感兴趣,可以深入研究儒家学派的思想和其他相关的成语。还可以阅读关于个人成长和道德伦理的书籍,进一步了解如何独善其身。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独善其身,不受同学的诱惑,好好学习。2. 初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学会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3. 高中生:面对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有独善其身的能力,不受其影响。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品德和行为,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拆字解意

独善其身成语造句

  • 独善其身造句(精选77条)

    1、辛亥革命前一年,他“慨然欲挂冠去”,却又不忍独善其身,于是想写一篇奏章就君德、民德、官德三方面留下规劝性的意见,还没写完武昌起义已经成功。2、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3、文明不仅意味着独善...

  • 独善其身造句(精选29条)

    独善其身解释:独:唯独;善:好,维护。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近义词: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自私自利明哲保身反义词:心怀天下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急公好义1、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上我们,是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