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铢校量
拼音zhū zhū xiào liàng
含义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
典故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
近义词
铢铢较量、锱铢必较、锱铢较量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铢铢校量是一个四字成语,由“铢”和“校量”两个词组成。其中,“铢”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可以理解为“毫厘”,表示非常微小的量;“校量”则表示权衡,衡量。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非常谨慎地衡量和权衡,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
使用场景
- 铢铢校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事情时非常细致、谨慎,注重细节,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中非常谨慎地考虑每一个细节,或者在做决策时充分权衡各种因素。
故事起源
- 铢铢校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上》一文中。故事讲述了孟子与公孙丑的对话。孟子问公孙丑,如果有人给你一条绳子,说这条绳子的一端比另一端重一铢,你如何校量。公孙丑回答说,他会用手指轻轻触摸绳子的两端,以感受细微的重量差异。孟子对公孙丑的回答非常赞赏,认为他非常谨慎地权衡了细微之处,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铢铢校量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铢铢校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2. 这个项目经理非常谨慎,他在做决策时总是铢铢校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铢铢校量”想象成一个人用手指轻轻触摸绳子的两端,以感受细微的重量差异。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可以扩展对细致、谨慎等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写作业时总是铢铢校量,不放过任何一个笔画。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做实验时要铢铢校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3. 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对学生的成绩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要在备考时铢铢校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