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不发
拼音yǐn ér bù fā
含义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典故出处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近义词
枕戈待旦
反义词
盘马弯弓
英文翻译
draw the bow but not discharge the arrow <have the situation under control; just indicate the motion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成语举例: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发,不能读作“fà”。
详细解释
- 引而不发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引”、“而”、“不”、“发”四个字组成。引指引导、诱导,而表示转折关系,不表示否定,发表示表态、行动。引而不发的意思是引诱别人,却不真正表态或行动,有时也指故意引人上当受骗。
使用场景
- 引而不发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人的行为或态度,特别是指那些表面上给人希望或承诺,但实际上却不真正付诸行动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引而不发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这个成语的含义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行为相符。在古代,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故意引诱别人,但却不真正付出行动或表态,以此来控制或欺骗别人。
成语结构
- 引而不发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副词构成。
例句
- 1. 他常常用美丽的诺言引而不发,让人无法信任他。2. 这个政客经常引而不发,只会说空洞的话,却不会采取实际行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成语引而不发:1. 将成语分成两部分,引而和不发,分别对应引诱和不表态。可以将引而想象成一个人引诱别人,而不发则表示不表态。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2. 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记忆成语。想象一个人引诱你做某件事情,但最后却不付诸行动,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 引而不发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学习这个成语可以帮助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有口难言、言而有信等,来进一步扩展对中国成语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常常引而不发,说要给我买玩具,但从来没有实现过。2. 初中生:这个政治家常常引而不发,给人一种很虚假的感觉。3. 高中生:老师说要改进教学方法,但一直引而不发,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4. 大学生:有些公司会用高薪引诱应聘者,但最后却不发放承诺的待遇。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全面学习和理解成语“引而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