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理尽性
拼音qióng lǐ jìn xìng
含义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出处《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
典故出处
《易·说卦》:“穷理尽兴,以至于命。”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原指彻底推究事物的道理,透彻了解人类的天性。后泛指穷究事理。
成语举例:然务为穷理尽性之学,真知文知精意。(清 方宗诚《桐城文录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泛指穷究事理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穷理尽性是由“穷理”和“尽性”两个词组成的。穷理指的是不断追求真理,深入思考,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尽性指的是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断追求完美。
使用场景
- 穷理尽性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学习、工作或创造中,不断努力、锲而不舍地追求知识、技能或成果的精神状态。
故事起源
- 穷理尽性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后汉书·杜吴贾徐传》。当时,杜林和吴贾都是非常有才华的文学家,他们互相切磋学问,探讨问题。一次,吴贾问杜林:“学问有穷尽的吗?”杜林回答说:“学问无穷尽,穷理尽性。”这句话意味着学问无止境,只有不断追求真理,发挥自己的才能,才能不断提高。
成语结构
- 穷理尽性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词组成。其中,“穷理”表示追求真理、深入思考;“尽性”表示发挥才能、追求完美。
例句
- 1. 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总是穷理尽性地思考问题。2. 这位科学家在研究中穷理尽性,最终取得了重大突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穷理尽性。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脑袋里像是有一把尺子在不断地测量、衡量,试图将问题的答案找到;同时,手中拿着一个放大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完美。
延伸学习
- 如果想深入学习穷理尽性的含义,可以阅读相关的哲学著作,如《论语》、《庄子》等;也可以通过参加思辨训练班或逻辑思维课程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要像小明一样,为了考试穷理尽性,争取取得好成绩!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写作文,我要穷理尽性地思考,写出一篇优秀的作品。高中生: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我决心穷理尽性,一定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大学生:在研究领域,我要持续穷理尽性,不断拓展知识边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