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束脚
拼音shù shǒu shù jiǎo
含义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典故出处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近义词
束手缚脚、束手束足
反义词
大刀阔斧
英文翻译
be bound hand and foot <undue cauti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成语举例: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26章:“所以处处怕影响不好,才束手束脚。”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不敢放手去做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谜面:镣铐
详细解释
- 束手束脚是由两个相同的动词“束手”和“束脚”组成的成语。其中,“束手”指双手被捆绑住,无法活动;“束脚”则表示双脚被束缚,无法行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被限制在某种状态下,无法自由行动的情况。
使用场景
- 束手束脚常用于描述人在某种困境中无法采取行动的情况。比如,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时,却没有任何办法解决问题,就可以说他束手束脚。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种环境或制度下受到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故事起源
- 关于束手束脚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确切的记载。然而,这个成语的意义是由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进行观察和总结而来的。
成语结构
- 成语束手束脚由两个相同的动词组成,形成了一种重复的结构,增强了表达的语气和效果。
例句
- 1. 他因为缺乏经验,面对困境时总是束手束脚。2. 在这个官僚体制下,很多人感到束手束脚,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束手束脚”与无法自由行动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的双手和双脚被捆绑住,无法自由活动,从而形成记忆的关联。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束手束脚相关的成语,比如“束手无策”、“束手待毙”等,以丰富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被绑住双手和双脚,感觉像是束手束脚的。2. 初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很容易束手束脚。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束手束脚,不知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