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朝梁暮周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āoliángzhōu

朝梁暮周

拼音zhāo liáng mù zhōu

含义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出处明·李东阳《王凝妻》诗:“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典故出处

  • 明·李东阳《王凝妻》诗:“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近义词

  • 朝梁暮晋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成语“朝梁暮周”源自中国古代历史故事。梁、周是两个古代的国家,而朝梁暮周则是指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情况下,轻易地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忠诚。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没有原则和立场,只是随波逐流,为了个人利益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没有原则和立场,随波逐流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那些只为了个人利益而改变立场的人时,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们的行为。

故事起源

  • 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做朝梁暮周的人,他曾经是梁国的重要官员,但在梁国灭亡后,他迅速改变立场,投靠了周国。不久后,周国也灭亡了,他又投靠了其他的国家。因为他频繁地改变立场,人们开始用“朝梁暮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没有原则和立场的人。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组成,分别是“朝”、“梁”和“暮周”。

例句

  • 1. 他是一个朝梁暮周的人,从来没有坚持过自己的原则。2. 这个政客总是朝梁暮周,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改变立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朝梁暮周”与一个频繁改变立场的人物或故事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早上支持梁国,但在傍晚又投靠了周国,然后在第二天又投靠了其他的国家,这样的频繁改变立场的人就是“朝梁暮周”。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和成语的信息,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例如“投鼠忌器”、“一意孤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朝梁暮周的人,从来不坚持自己的想法。2. 初中生:政客经常朝梁暮周,只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改变立场。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朝梁暮周的人,他们没有原则和立场,只追求个人利益。

拆字解意

朝梁暮周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