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坐而待旦在词典中的解释
zuòérdàidàn

坐而待旦

拼音zuò ér dài dàn

含义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出处《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典故出处

  • 《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近义词

  • 坐以待旦、坐而待曙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成语举例:天下至广,万机至猥,诚不可不矜矜业业,坐而待旦也。 ★《三国志 魏志 王基传》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坐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语组成,分别是“坐”、“而”和“待旦”。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坐着等待天亮,不去主动行动。它形象地比喻人们对问题不采取积极的行动,而只是等待问题自然解决。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那些消极懒散,不愿主动努力解决问题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无所作为、无所进展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有一个叫做庞涓的人,他是一个非常懒散的官员。有一次,他被派去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但他却不去努力解决,而是坐在家里等待问题自然解决。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不积极行动、无所作为的人,成为了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三个词语组成,分别是“坐”、“而”和“待旦”。其中,“而”是一个连词,用来连接前后两个动作或状态。

例句

  • 1. 他总是坐而待旦,从不主动去解决问题。2. 只有积极行动,才能摆脱坐而待旦的状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坐而待旦”与懒散无所作为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等待天亮,而不去做任何事情,从而引发对于不积极行动的联想。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坐以待旦”、“坐以待毙”,进一步丰富对于不积极行动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坐而待旦,我要积极参与班级活动。2. 初中生:他总是坐而待旦,从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3. 高中生:面对考试,不能坐而待旦,要主动复习备考。4. 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坐而待旦是没有用的,要主动寻找机会。5. 成年人:在工作中,坐而待旦是无法取得成果的,需要主动行动来解决问题。

拆字解意

坐而待旦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