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格物穷理在词典中的解释
qióng

格物穷理

拼音gé wù qióng lǐ

含义穷究事物的道理。

出处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典故出处

  •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穷究事物的道理。
    成语举例:偶阅近人《夜谈丛录》,见所载焚旱魃一事、狐避二事,因存记所疑,俟格物穷理者详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格物穷理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出自孔子的言论:“由于对事物的实践和思考,去探索它们的本质和规律。”这句话强调了通过实际行动和深入思考来认识事物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格物穷理常用于教育和学习领域,强调要通过实践和思考来深入了解和探索事物。也可用于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思考和探索问题,以求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故事起源

  • 格物穷理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孔子时代。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强调通过实践和思考来认识事物的重要性。格物穷理是孔子的一种教育理念,他鼓励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深入思考,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成语结构

  • 格物穷理是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成语,每个字的意思如下:格:指认识事物的标准和方法。物:指具体的事物。穷:指深入探索和思考。理:指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例句

  • 1. 学习不仅要记住知识,还要懂得格物穷理。2. 他通过格物穷理,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格物穷理的每个字与其含义进行联想。例如,将“格”与“标准”联想,将“物”与“事物”联想,将“穷”与“深入”联想,将“理”与“本质”联想。通过构建这些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格物穷理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孔子和《论语》的内容,深入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及其他与格物穷理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用格物穷理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题。2. 初中生:通过格物穷理,我发现了科学实验背后的原理。3. 高中生:在研究诗歌时,我常常运用格物穷理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诗人的意图。4. 大学生:格物穷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5. 成年人:在工作中,格物穷理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

拆字解意

格物穷理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