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一致
拼音yán xíng yī zhì
含义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出处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典故出处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
近义词
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
反义词
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
英文翻译
live up to one's word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成语举例: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形:致,不能写作“至”。
成语谜面:运;双簧;齐声唤;同心干;说到做到
歇后语:卖什么吆喝什么
详细解释
- 言行一致是指说话和行动保持一致,即说到做到,言出必行。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言语和行动上的一致性和诚信。
使用场景
- 言行一致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一贯稳重可靠,值得信任。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与行动不一致的人。
故事起源
- 关于言行一致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起源,但这个成语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之一。在儒家思想中,言行一致是指人们应该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做到言行一致才能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成语结构
- 言行一致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言”表示说话, “行”表示行动, “一致”表示一致性。
例句
- 1. 他言行一致,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榜样。2. 老师教育我们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言行一致”与诚信、可靠等相关的词语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其他成语,如“言而无信”和“行百里者半九十”,来丰富对言行一致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老师保证,我会言行一致,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会言行一致,带领大家一起努力学习。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言行一致,为同学们争取更多权益。4. 大学生:在工作中,我将始终言行一致,做到诚实守信。5. 职场人士:作为一名领导,我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给员工树立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