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有信
拼音yán ér yǒu xìn
含义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处《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典故出处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近义词
言出必行
反义词
言而无信、自食其言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成语举例:则要你言而有信,休担阁了少年人。(元 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讲信用的人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辨形:信;右边是“言”;不是“文”。
成语谜面:主人
详细解释
- 言而有信是指说话要有信用,不轻诺寡信,说出的话必须要做到。这个成语强调了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言而有信,不言而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有信用,守信守约,能够兑现自己的承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的人。
故事起源
- 《论语·子路篇》中有一则记载:“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段话强调了信用和恭敬的重要性,成为了言而有信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言而有信的结构是“言而”+“有信”,其中“言而”表示说话的动作,“有信”表示有信用的意思。
例句
- 1. 他一向言而有信,说到做到。2. 他的信誉很好,一直以来都是言而有信的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言而有信”相关的场景或者人物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嘴巴里发出的是有形的信用,而不是空洞的话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言而有信相关的成语,如“守信用”、“言而无信”等,加深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言而有信,下次一定帮你带礼物。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会言而有信,保证按时完成任务。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会言而有信,为同学们争取更多权益。4. 大学生:我会言而有信,不会辜负父母对我的期望。5. 成年人:在商场上,言而有信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