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邦国殄瘁在词典中的解释
bāngguótiǎncuì

邦国殄瘁

拼音bāng guó tiǎn cuì

含义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诗经·大雅·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典故出处

  • 《诗经·大雅·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成语举例:清·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宁使人材蛰伏,邦国殄瘁,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指国家病困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邦国指国家,殄瘁指破坏、衰败、毁灭。这个成语形容国家经历了战乱、灾害等困难时期,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经济破产、人民生活困苦等。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国家经历了战争、灾难等困难时期,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十一年》。当时,晋国的国君昭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晋文公继位。晋文公在位期间,国家遭受了多次战乱和灾害,导致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秩序都陷入了混乱,人民的生活也变得非常困苦。这个时候,晋国的大夫荀息在朝中说:“邦国殄瘁,社稷可立乎?”意思是说国家遭受如此大的破坏和困难,能够维持国家的社稷吗?这句话后来被人们引用,并演变成了成语。

成语结构

  • 主要由“邦国”、“殄瘁”两个词组成。

例句

  • 1. 在长时间的战争中,那个国家几乎变成了邦国殄瘁的状态。2. 历经多次灾难,这个城市已经变成了一座邦国殄瘁的废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邦国殄瘁”拆分成“邦国”和“殄瘁”两个词,分别记忆它们的含义。邦国表示国家,殄瘁表示破坏、衰败、毁灭。可以通过想象一个国家经历了战乱、灾害等困难时期,导致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国破家亡”、“社稷凋零”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城市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变成了邦国殄瘁的样子。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邦国殄瘁的故事,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3. 高中生:这本历史书详细记载了很多邦国殄瘁的时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战争的可怕和破坏力。

拆字解意

邦国殄瘁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