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失措
拼音zhāng huáng shī cuò
含义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清·采蘅子《虫鸣漫录》:“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典故出处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遍索新郎不得,合家大噪,远近寻觅,廪生与表妹亦张皇失措。”
近义词
惊慌失措、张惶失措
反义词
从容不迫、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英文翻译
be at a loss what to do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成语举例: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失措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辨形:皇,不能写作“惶”;措,不能写作“错”。
成语辨析:张皇失措和“惊惶失措”;都包含“慌张、举止失常”的意思。不同在于张皇失措偏重在“惊慌”;“惊惶失措”偏重在“害怕”。
成语谜面:玉帝束手无策
详细解释
- 张皇失措是由“张皇”和“失措”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张皇”指的是惊慌失措的样子,“失措”指的是不知所措,无法应对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突发事件或困难面前,感到慌乱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形容人在突发事件或困难面前,因为慌乱而无法应对,表现出手足无措的情况。例如,遇到突然的考试题目、紧急情况或突发状况时,人们可能会感到张皇失措。
故事起源
- 成语“张皇失措”最早出现在明代杨慎《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太守与诸葛亮》。故事讲述了一个太守在面对诸葛亮的高明计策时,因为不知所措而表现出张皇失措的样子。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太守在聪明人面前感到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
成语结构
- 张皇失措是一个形容词+动词+动词的结构,形容词“张皇”修饰动词“失措”。
例句
- 1. 在突发火灾的时候,他完全张皇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2. 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他感到张皇失措,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在突发事件面前感到慌乱不知所措的样子,形象地描绘出“张皇失措”的情景,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情绪和应对困难相关的成语,例如“手忙脚乱”、“临阵磨枪”等,以丰富词汇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考试突然换了一道难题,他感到张皇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做。2. 初中生:面对突发状况,他完全张皇失措,无法做出决策。3. 高中生:在紧急情况下,他感到张皇失措,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4. 大学生:遇到突发事件时,他表现出张皇失措的样子,没有应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