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首吴阙
拼音xuán shǒu wú què
含义犹言悬门抉目。以之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典故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
近义词
抉目东门、抉目胥门、抉目悬门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犹言悬门抉目。以之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成语举例:明·梁辰鱼《浣纱记·允降》:“誓当悬首吴阙,以谢先灵。”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员(字子胥)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一把自尽。伍子胥临死时说:“把我的眼睛挖出放到吴国东城门上,让我看到越国将来消灭吴国。”没过多久,吴国被越国所灭。
详细解释
- 悬首,头部高悬;吴阙,指吴国的宫殿大门。悬首吴阙形容人或物高耸入云,巍峨壮丽,具有威严的气势。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壮丽的场景,也可用于形容人的威严和气势。
故事起源
- 悬首吴阙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吴国。吴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宫殿大门高耸入云,巍峨壮丽。后来,人们用“悬首吴阙”来形容其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或山峰,以及人的威严和气势。
成语结构
- 主语+悬首吴阙
例句
- 1. 这座山峰高耸入云,宛如悬首吴阙。2. 他站在舞台上,气势磅礴,如同悬首吴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吴国的宫殿大门高耸入云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吴国的宫殿大门前,感受它的高耸和壮丽。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形容高耸壮丽的成语,如“摩崖撞钟”、“巍然屹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座山峰高高耸立,像悬首吴阙一样壮丽。2. 初中生:他站在讲台上,气势如悬首吴阙,让人肃然起敬。3. 高中生:这幅画的气势磅礴,宛如悬首吴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