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首再拜
拼音dùn shǒu zài bài
含义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典故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成语举例:宋·王安石《与王宣书徽》:“新正,伏冀为国自重。某顿首再拜。”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客套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顿首再拜是一个由两个成语组成的短语,顿首和再拜都是表示敬重、恭敬的动作。顿首指的是低头行礼,再拜指的是跪地行礼。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对别人非常敬重,表示恭敬之意。
使用场景
- 顿首再拜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对长辈、名人或者有德行的人表示极高的敬重,常用于书信、演讲或者正式场合中。
故事起源
- 顿首再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封建社会。在古代,人们对尊长或者贵族进行敬重时,会行三跪九叩之礼,即跪地行礼三次,然后再磕头九次。这个动作非常恭敬,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成语结构
- 成语“顿首再拜”由两个成语组成,顿首和再拜。
例句
- 1. 他见到自己的偶像时,顿首再拜,表达了他对偶像的深深敬意。2. 在朝廷上,官员们常常对皇帝顿首再拜,以示对皇帝的敬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顿首和再拜的动作形象地与敬重、恭敬的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以及其他与尊重、敬意相关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我的老师顿首再拜,因为他教得非常好。2. 初中生:我们对校长顿首再拜,感谢他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3. 高中生:在学术界,对于那位著名教授,我愿意顿首再拜,因为他的研究成果非常出色。4.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我对我的父母顿首再拜,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