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仰事俯育在词典中的解释
yǎngshì

仰事俯育

拼音yǎng shì fǔ yù

含义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同“仰事俯畜”。

出处宋·陆游《戊申严州劝农文》:“春耕夏耘,仰事俯育。”

典故出处

  • 宋·陆游《戊申严州劝农文》:“春耕夏耘,仰事俯育。”

近义词

  • 仰事俯畜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同“仰事俯畜”。
    成语举例: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沈竹楼》:“吾忝为丈夫,而不能仰事俯育,诚自愧恧。”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泛指维持全家生活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仰事俯育是由“仰事”和“俯育”两个词组成的成语。仰事表示对事物的尊敬和仰慕,俯育表示谦虚谨慎地对待事物。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们对待事物时要虚心学习,不骄傲自满,以谦逊的心态对待一切。

使用场景

  • 仰事俯育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的态度。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培养学生的谦虚、尊重和谨慎的态度。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中有这样的记载:楚国的文武大夫们都很谦虚,有一天,楚庄王想考察一下他们的谦逊和谨慎程度,便安排了一个考试。考试的内容是让大夫们观察一只鸟窝的形态,然后写一篇文章来描述。结果,大多数人都写了很多,只有一位叫屈原的大夫只写了一句话:“仰事而观其上,俯育而观其下。”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待事物的虚心态度,也成了后来“仰事俯育”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语+仰事+而+谓语+其+宾语,主语+俯育+而+谓语+其+宾语。

例句

  • 1. 他对待学习一直都是仰事俯育的态度。2. 她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仰事俯育的心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仰事”和“俯育”两个词与“尊敬”和“谦虚谨慎”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同时,可以通过多读、多写和多运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谦虚、尊重相关的成语,如“虚心使人进步”、“恭敬如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向那位老师学习,他总是仰事俯育地对待每一位学生。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以仰事俯育的态度对待学习。3. 高中生:面对高考,我们要保持仰事俯育的心态,虚心学习,不骄傲自满。

拆字解意

仰事俯育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