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力而行
拼音liàng lì ér xíng
含义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出处《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典故出处
《左传·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近义词
实事求是、量入为出、量体裁衣
反义词
力不从心、不自量力
英文翻译
do what one's strength allows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成语举例:只有量力而行,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指做事实事求是的态度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量,不能读作“liánɡ”;行,不能读作“hánɡ”。
成语辨形:力,不能写作“利”。
成语谜面:比着被子伸腿
成语故事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借口许庄公不听周天子的命令,联合齐、鲁两国消灭许国,在处置问题上齐历公提议让鲁国管辖,鲁隐公则提议让郑庄公管辖。郑庄公量力而行将许国分成东西两块,东部由许庄公之弟许叔管,西边交大夫公孙获管辖。
详细解释
- 量力而行是一个劝告人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条件来决定行动的成语。它的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免遭受失败或损失。
使用场景
- 量力而行常常用于劝告他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来决定行动,避免盲目冒进或不切实际的要求。它适用于各种情况,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故事起源
- 《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的“人不知而不愠”即是量力而行的意思。这句话出自孔子对卫灵公的回答,意思是说,如果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生气,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的表现。后来,人们将“人不知而不愠”引申为量力而行的意思。
成语结构
- 量力而行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在选择工作时,我们要量力而行,不要贪图虚荣而忽略了自己的实际能力。2. 学习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我们要量力而行,不要一味追求速成。3. 在生活中,我们要量力而行,不要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内心的满足。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量力而行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成语拆解为“量力”和“而行”,分别记忆它们的意义。2. 将成语与自己的经历联系起来,想象在某种情况下,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行动会发生什么。3. 多使用成语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量力而行相关的成语,如“不自量力”、“量入为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量力而行,每天坚持完成一些作业。2. 初中生:在选择课外活动时,我们要量力而行,不要报名过多而忽略了学习。3. 高中生:我们要量力而行,在备考期间合理安排时间,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