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头论足
拼音pǐn tóu lùn zú
含义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同“品头题足”。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典故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近义词
评头论足
英文翻译
make frivolous remarks about somebody <find fault wit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现亦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同“品头题足”。
成语举例:我们都应当投身到四化建设中大干一场,不应当站在一边品头论足,徘徊观望。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乱发议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品头论足是由“品头”和“论足”两个词组成的。其中,“品头”指的是挑剔别人的头发是否整齐、头巾是否好看等细枝末节的事情,“论足”则指的是批评别人的脚步是否规范、走路是否优雅等琐碎的细节。品头论足形容人们对他人言行举止的挑剔和指责,对别人的缺点和不足进行口头批评。
使用场景
- 品头论足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他人的挑剔和指责,特别是对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进行过度批评。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喜欢挑剔别人、对他人的缺点过于关注的人。
故事起源
- 品头论足的故事源自《左传》中的一则故事。相传,鲁国有个叫季桓子的贵族,他非常挑剔别人的仪表和举止。有一次,季桓子去参观宋国,对宋国的官员们的发型、衣着、举止等进行了挑剔和指责。这引起了宋国官员们的不满,他们认为季桓子太过苛刻,对细节过于关注,因此用“品头论足”来形容他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品头论足由两个词组成,其中“品头”是动词短语,意为挑剔头部的细节;“论足”也是动词短语,意为批评脚步的细节。两个动词短语并列使用,形成了这个成语的特殊结构。
例句
- 1. 他总是喜欢品头论足,对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要挑剔个不停。2. 别老是品头论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缺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品头论足”与挑剔别人的行为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旁,对别人的头发、衣着等细节进行挑剔,同时又对别人的脚步、姿态等进行批评。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发音和含义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品头论足是一个形容人们对他人言行举止的挑剔和指责的成语,可以引申为对他人一切事物的过度挑剔和批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个性和习惯,不要过度关注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以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常常品头论足,对我们的作业总是挑三拣四。2. 初中生:同学之间经常品头论足,对于穿着打扮非常挑剔。3. 高中生:班级里的学生经常品头论足,对于同学们的成绩和学习态度进行批评。4.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人们经常品头论足,对于明星的穿着和发型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