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
拼音dà fù pián pián
含义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出处《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
典故出处
《后汉书·边韶传》:“边孝先,腹便便。”
近义词
满脑肥肠、心宽体胖
反义词
骨瘦如柴、面黄肌瘦
英文翻译
as fat as butter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成语举例:动物园里大腹便便的企鹅非常有趣。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官僚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便;不能读“biàn”。
成语辨析:大腹便便和“脑满肠肥”;多用于形容肥胖的剥削者。不同在于:“大腹便便”形容肚腹十分突出的样子;多用于强调肚子肥大;“脑满肠肥”形容体肥腹大;而又肥头大耳;多用于强调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样子。
成语谜面:孕妇优先用此厕
成语故事
故事东汉桓帝当政的时候,陈留郡有个读书人,名叫边韶,字孝先;他很有些文才,在没有当官的时候,教了几百名学生。
边韶很有口才,说起话、讲起课来头头是道,从没有回答不出问题来的。不过他有个毛病,就是爱打磕睡。因为他人胖,肚子大,打起磕睡来,学生看他的模佯很好笑。
有一天,他又和衣打磕睡。他的学生就私下编了句顺口溜嘲笑他:“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意思是:边孝先是个大肚皮,懒得读书。只想睡觉。不料边韶醒来后,很快知道了这个顺口溜,于思马上编了几句顺口溜作答:“边为姓,孝为字。腹便便,王经笥。便欲眠,思经事。寐与周公通梦,静与孔子同意:师而可嘲,出何典记?”它的意思是:边是我的姓,孝是我的字,大肚皮,是装着五经的竹箱子。只想睡觉,去思考五经的事。睡梦中可以会见周公旦,安静时可以与孔子有相同的心意。老师可以嘲笑,这规矩出自哪家经典?。
详细解释
- 大腹便便意指一个人的腹部鼓胀,像是要大便一样,形容一个人肚子鼓得很大,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吃得饱满、富有。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腹部鼓胀的状态,给人一种满足、富有的感觉。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肚子鼓得很大,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吃得饱满、富有。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来形容一个人的肚子鼓胀的状态,或者用来形容一个人富有的程度。
故事起源
- 《晋书·王敦传》中有一段记载:王敦是晋朝末年的一位权臣,他为人奢侈,饮食过量,导致肚子鼓胀,形象地表现了他的贪婪和奢侈。因此,人们用“大腹便便”来形容一个人肚子鼓得很大,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吃得饱满、富有。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动词
例句
- 1. 他每天吃得太多,肚子都快大腹便便了。2. 这个富商衣食无忧,大腹便便地享受着生活。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大腹便便”与一个人吃得饱满、富有的形象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吃得太多,肚子鼓得很大,像要大便一样,形象地表达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肥头大耳”、“肥肚子”等,来拓展对形容肥胖、富有等情况的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吃得太多了,肚子都快大腹便便了。2. 初中生:这个胖子肚子鼓得很大,看起来就像是大腹便便的。3. 高中生:这个商人生意做得很好,大腹便便地享受着富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