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敢怒而不敢言在词典中的解释
gǎnérgǎnyán

敢怒而不敢言

拼音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含义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出处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典故出处

  • 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近义词

  • 敢怒不敢言

英文翻译

  • choke with silent fury <be forced to keep one's resentment to oneself; hold back one's anger and dare not speak>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指慑于威胁,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成语举例:李忠见鲁达凶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性急的人。(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分句;指胸中愤怒不敢吐露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敢怒而不敢言是指一个人内心非常愤怒,但是出于某种原因,不敢表达出来,只能忍气吞声。这个成语主要强调了个人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或者不满情况时的无奈和忍耐。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不公平待遇或者权威压力时的无奈和忍耐。可以用在工作场合、家庭关系、社交场合等各种场景中。

故事起源

  • 敢怒而不敢言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魏公子列传》。故事中,魏公子在魏国担任官职,举报了贪污的官员,但是却被贪官陷害,被贬为普通百姓。尽管魏公子内心愤怒,但是由于权势压迫,他只能忍气吞声,不敢言辞。故事展示了一个人在权力面前的无奈和忍耐。

成语结构

  • 敢怒而不敢言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面对不公平待遇,他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2. 她被领导责备了,虽然心里很生气,但还是敢怒而不敢言。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敢怒而不敢言分成两个部分,敢怒和不敢言。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内心非常愤怒,但却无法表达的情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和表达相关的成语,如“含冤莫白”、“怒发冲冠”等,来丰富对于情绪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但是我敢怒而不敢言,因为我不想引起更多的麻烦。2. 初中生:老师对我评分不公平,我敢怒而不敢言,因为我怕得罪老师。3. 高中生:我在家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但是我敢怒而不敢言,因为我不想破坏家庭和谐。

拆字解意

敢怒而不敢言成语造句

  • 敢怒而不敢言造句(精选19条)

    1、奴隶们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忿恨地瞟向袁伦与强森两人。2、不期巨商窥伺此地,勾结衙府,强购此地,当地土著士绅,敢怒而不敢言,签卖家之约,所得微资,尚难以置业,此后众房披靡。3、我想要见义勇为抱打不平,喝止他的丑陋罪行,又怕自己势孤力薄争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