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正名定分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èngmíngdìngfēn

正名定分

拼音zhèng míng dìng fēn

含义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

典故出处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辨正名分,使名实相符。
    成语举例:受了丈夫的权利当然正名定分,该是她的丈夫,否则她为什么肯尽这些义务呢?★钱钟书《围城》二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详细解释

  • 正名定分是出自《论语·子张》的一句话:“子张曰:“书云:‘正名曰正言,曰诗礼,曰政事。’”意思是说,要正确地称呼事物的名称,并确定其所属范围,这样才能准确地区分事物。

使用场景

  • 正名定分常用于强调准确划分事物、明确称呼的场合。例如,在组织管理中,正名定分可以用来确立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责,避免混淆和冲突;在教育领域,正名定分可以用来明确学科的范畴和边界,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系统性。

故事起源

  • 正名定分的故事源于《论语》中的一段对话。当时,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正名”。孔子回答说:“正名就是正言,就是诗礼,就是政事。”这段对话强调了正确称呼事物名称和明确划分范围的重要性,成为了成语“正名定分”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成语“正名定分”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正名”表示正确命名,即准确称呼事物的名称,“定分”表示确定范围,即明确划分事物所属的范围。

例句

  • 1. 在公司里,我们需要正名定分,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2. 教育部门应该对学科进行正名定分,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正名定分”与“准确划分事物的范围”联系起来,形象化地想象一个人在用尺子将事物划分清楚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管理、教育等领域相关的成语,如“明哲保身”、“德高望重”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并丰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正名定分,把不同种类的动物分成哺乳动物、鸟类等。2. 初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正名定分的重要性,只有准确划分历史时期,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3. 高中生:政治课上,老师教我们正名定分,明确各个政治概念的定义和范围,以避免混淆和误解。4. 大学生:在研究领域,学者们需要进行正名定分,确定研究对象的范畴和边界,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拆字解意

正名定分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