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苫枕土
拼音qǐn shān zhěn tǔ
含义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同“寝苫枕块”。
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典故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晋书》:“高宗谅暗者,除服而不言,故不云服丧三年,而云谅暗三年,明不复寝苫枕土,以荒大政也。”
近义词
寝苫枕块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睡在草荐上,头枕着土块。古时宗法所规定的居父母丧的礼节。同“寝苫枕块”。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丧父母的礼节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详细解释
- 寝苫枕土出自《汉书·郭泰传》,原文为“寝苫枕土,曷足以报亲?”形容郭泰生活极为贫困。这个成语后来被用来形容过着极度贫困生活的人。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生活贫困、条件艰苦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知珍惜现有条件、奢望过高的人。
故事起源
- 寝苫枕土的故事起源于东汉末年,当时世局动荡,百姓生活困苦。郭泰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贫苦农民,生活极为困顿,只能睡在简陋的草席上,用土作为枕头。郭泰的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但他仍然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感恩之心。
成语结构
- 寝苫枕土是一个主谓宾的成语,其中“寝苫”作为主语,表示睡在苫上,“枕土”作为宾语,表示用土作为枕头。
例句
- 1. 他家境贫苦,每晚寝苫枕土。2. 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从不抱怨,寝苫枕土也能感到幸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将“寝苫枕土”与贫苦的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想象自己睡在简陋的草席上,用土作为枕头,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贫苦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告诉我他曾经寝苫枕土。2. 初中生:虽然我们家条件不是很好,但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知道有很多人还在寝苫枕土。3. 高中生: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从寝苫枕土到成功的故事,很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