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无缚鸡之力
拼音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含义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出处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典故出处
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近义词
软弱无力、弱不禁风
英文翻译
be too feeble to truss a chicken <have little physical strength>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成语举例:孙犁《秀露集·序》:“她的童年结发,饱经忧患,手无缚鸡之力,终年闭门思过、与世从来无争的丈夫。”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手无缚鸡之力是由“手”、“无”、“缚鸡”、“之力”四个词组成的成语。手,指人的手;无,表示没有;缚鸡,指捆绑鸡;之力,表示力量。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人的手没有捆绑鸡的力量,形容力量极其微弱,毫无作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力量非常微弱,无法对任何事情产生影响或起到作用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体力衰弱的人,以及在某些场合无法起到实际作用的人。
故事起源
- 《史记·韩长孺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长孺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但他的力量却非常微弱,连捆绑一只鸡的力量都没有。后来,韩长孺因为他的才智被推荐给了楚王,成为了楚王的重要谋士。于是人们就用“手无缚鸡之力”来形容力量微弱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语+ 动词+ 宾语+ 的+ 名词
例句
- 1. 他体弱多病,手无缚鸡之力。2. 在这个比赛中,他因为受伤,手无缚鸡之力。3. 这个小孩虽然年纪小,但手无缚鸡之力,很难对他产生威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手被捆绑住,无法动弹,就好像无法捆绑鸡一样,这个人的力量就变得非常微弱。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力量相关的成语,如力不从心、力争上游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生病了,现在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参加运动会了。2. 初中生:他虽然身材高大,但是手无缚鸡之力,打不过其他同学。3. 高中生:他虽然年纪轻,但是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承担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