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凿凿可据在词典中的解释
záozáo

凿凿可据

拼音záo záo kě jù

含义凿凿:确实。确实可作依据。

出处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典故出处

  •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近义词

  • 凿凿有据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凿凿:确实。确实可作依据。
    成语举例:按此器除孙雨人处现存一具,合之富海帆处一具,皆凿凿可据。★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官僚雅集杯》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凿凿可据形容事实或证据非常明确,无法抹煞或否认。凿凿意味着事实真实可靠,可据指可以依据、支持。这个成语强调事实明确,不容置疑。

使用场景

  • 凿凿可据常用于强调事实的真实性,证明某个观点或事实确凿无疑。可以用于辩论、法庭案件、新闻报道等场景。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二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齐国国君宣公想要攻打晋国,但他的大臣们都反对。于是宣公找到一个名叫季札的大臣,希望他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季札回答:“凿凿而据,可也。”意思是说,凿凿的证据明确无疑,可以依据这个证据行动。从此,凿凿可据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凿凿可据是一个由两个相同的词组成的成语,形式为“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提供了凿凿可据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无辜的。2. 这个报道是凿凿可据的,我们可以相信其中的内容。3. 他的观点并没有凿凿可据的事实支持,所以很容易被推翻。

记忆技巧

  • 将“凿凿可据”与“事实明确、证据确凿”这些近义词搭配记忆,加强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铁证如山”、“确凿无疑”等,以扩大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凿凿可据的证据,证明我没有偷你的铅笔。2. 初中生:这个实验的结果凿凿可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3. 高中生:历史书上的记载凿凿可据,可以作为研究的依据。4. 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凿凿可据的实验证明了新理论的可行性。

拆字解意

凿凿可据成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