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漏贮中
拼音náng lòu zhù zhōng
含义指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比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亦作“囊漏储中”。
出处汉·贾谊《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欤?”
典故出处
汉·贾谊《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周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欤?”
近义词
囊漏储中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指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比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亦作“囊漏储中”。
成语举例:《宋书·范泰传》:“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详细解释
- 囊漏贮中出自《后汉书·班固传》,原文是“囊中之物,漏之则尽”,意思是说,囊中的东西,如果有漏洞,就会全部流失掉。引申为人的学识、知识等如果不加以巩固和保护,就会逐渐遗忘或丧失。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学习知识不牢固,记忆力差,容易遗忘或忘记。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班固的学者,他写了一本名为《汉书》的历史著作,但在写作过程中,他的记忆力不够好,经常会忘记一些重要的细节。有一次,班固的朋友问他为什么记忆力这么差,班固回答说:“我就像一个有漏洞的囊子,装了很多东西,但是一漏就全部流失了。”后来,人们就用“囊漏贮中”这个成语来形容学识不牢固,容易遗忘的情况。
成语结构
- 囊漏贮中的结构是“囊漏”和“贮中”,其中,“囊漏”表示囊中有漏洞,而“贮中”表示贮藏在其中。
例句
- 1. 他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是知识却囊漏贮中,很多东西都忘记了。2. 这位老师教的知识很扎实,学生们不会再囊漏贮中了。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囊漏贮中这个成语:1. 将“囊漏”理解为一个有漏洞的袋子,而“贮中”理解为存放在其中。2. 想象自己的大脑就像一个袋子,如果有漏洞,知识就会像水一样流失掉,所以要加强记忆和巩固知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书籍和学者,例如《后汉书》和班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学过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就会囊漏贮中,忘记一些重要的知识。2. 初中生:我觉得自己的记忆力不够好,学习知识经常囊漏贮中。3. 高中生:考试前要复习,不能让自己的知识囊漏贮中,否则会影响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