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闻过则喜在词典中的解释
wénguò

闻过则喜

拼音wén guò zé xǐ

含义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典故出处

  •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近义词

  • 严于律己、知错必改

反义词

  • 文过饰非、知错不改

英文翻译

  • feel happy when told of one's errors

成语资料

  • 成语解释: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成语举例:宋 陆九渊《与傅全美书》:“故其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闻,不能写作“文”。
    成语谜面:悦耳;听笑话;芳香扑鼻笑颜开

成语故事

  • 战国时期,孟子对他的弟子们谈到勇于接受批评的问题时,举出历史上三个善于接受别人意见的人,即子路、禹和舜。春秋时鲁国人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为人诚实,刚直好勇,别人指出他的缺点时,他虚心接受并且十分高兴。

详细解释

  • 成语“闻过则喜”表示当我们听到别人犯了错误或犯了过错时,反而感到高兴。这种高兴并不是因为我们希望别人犯错,而是因为我们从别人的错误中获得了教训和启示,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谦虚、好学的品质。当别人犯错时,他不会责备或嘲笑对方,而是把这个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从中吸取教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从他人的错误中获得经验和智慧。

故事起源

  • 相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叫柳宗元的文学家。柳宗元在一次宴会上,听到有人谈论他的过去的错误和缺点。然而,他并没有生气或难过,反而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吸取了教训。

成语结构

  • 闻过则喜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闻过”和“则喜”两个部分组成。其中,“闻过”意为“听到别人的过错”,“则喜”意为“反而感到高兴”。

例句

  • 1. 当我听到同事犯了一个错误时,我不会责备他,而是用“闻过则喜”的心态,帮助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2. 作为一个好老师,你应该以“闻过则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改正并学习。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闻过则喜”的意思与一个场景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在听到别人犯错误的时候,反而感到高兴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同时,你也可以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来增加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妹妹犯了一个错误,我没有责备她,而是告诉她“闻过则喜”,帮助她改正。2. 初中生:当我听到同学犯了个错误,我不会嘲笑他,而是用“闻过则喜”的心态帮助他解决问题。3. 高中生:作为一个成熟的学生,我应该以“闻过则喜”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错误,从中吸取教训。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成语“闻过则喜”。

拆字解意

闻过则喜成语造句

  • 闻过则喜造句(精选24条)

    1、本人闻过则喜,还希望大家对我提出各种宝贵的意见.2、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对群众的意见、批评和舆论监督要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立行立改,使得我们的工作更接地气、更加贴近群众。3、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日未到先备礼,七喜礼包送给你:转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