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见大巫
拼音xiǎo wū jiàn dà wū
含义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出处汉·陈琳《答张纮书》:“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典故出处
汉·陈琳《答张纮书》:“今景兴在此,足下与子布在彼,所谓小巫见大巫,神气尽矣。”
近义词
相形见绌
英文翻译
Alexander and the Robber. <pale into insignificance by comparison>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成语举例: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何足以供回旋,比起目前这计划来,真是小巫见大巫!(茅盾《子夜》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身边的名将张绂,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不但能写诗,还擅长作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陈琳是他的同乡,陈琳著有《武库赋》,张绂看过后非常欣赏,便写了封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回信说:“我在河北,几乎与天下隔绝,这里写文章的人少,容易被人注意,所以不是我文笔好,是你太夸奖我了。我和你及张昭两人相比,实在差得太多,就好比是小巫遇见大巫,法术便无法施展一般。”。
详细解释
- 指小的事物或者小的能力与大的相比,显得非常微不足道,无法与之相比。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的能力非常有限,无法与其他更加强大的对手相比。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晋文公见颛顼,颛顼问之曰:‘子之学何如?’对曰:‘小有所成,未敢妄言。’颛顼曰:‘怀瑾握瑜,蹈海不渡,小巫见大巫,然后可以言。’”这个故事讲述了晋文公拜访颛顼,颛顼问他的学问如何,晋文公谦虚地回答自己只是有一点小的成就,不敢妄言。颛顼则以“怀瑾握瑜,蹈海不渡,小巫见大巫”来形容晋文公的学问与自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成语结构
- 主语+见+宾语
例句
- 1. 这个小学生在数学竞赛中遇到了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小巫见大巫,毫无悬念地输了。2. 这个小公司要与国际大企业竞争,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几乎没有胜算。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小巫见大巫”与“小人物见大人物”进行联想,形象地表达了一个小的个体在大的对比下显得微不足道。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大小对比相关的成语,如“蚍蜉撼树”、“蝼蚁尚且抗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泳比赛中遇到了一个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对手,小巫见大巫,我一点机会都没有。2. 初中生:我们学校的足球队要和全市冠军队比赛,小巫见大巫,我们只能尽力而为。3. 高中生:我在科学竞赛中遇到了一个已经发表多篇论文的大学生,小巫见大巫,我感到非常无力。4. 大学生:我们学校的电竞队要和全国冠军队比赛,小巫见大巫,我们只能尽力争取一场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