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
拼音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含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典故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近义词
遍布天涯、桃李遍天下
英文翻译
have students all over the country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成语举例:而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门生身居显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复句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李,不能写作“里”。
成语谜面:伙
成语故事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九十三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详细解释
- 桃李满天下是形容人才辈出、人杰地灵的景象。它表达了人才之多、人杰地灵的喜悦之情。这个成语蕴含着对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赞美某个领域或团队的人才众多、人才出众。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校的学生都非常优秀,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行业的专业人才很多且水平很高。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传说。相传,唐代的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他走进一片桃花林,看到满树的桃花和李花,心生豪情壮志,便写下了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诗表达了他对桃花和李花的赞美,也寄托了他对人才之多的美好愿景。后来,人们将这句诗中的“桃花李花”改成了“桃李”,形成了现在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的结构是“桃李满天下”,其中“桃李”是主语,表示人才之多,而“满天下”是谓语,表示遍布天地。
例句
- 1. 这所学校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人才集中地。2. 这个行业的专业人才桃李满天下,竞争非常激烈。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片桃花和李花的花海中,四周都是美丽的花朵,表示人才之多。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唐代的文化和诗歌,了解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的作品和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这个学校,因为里面的同学都很聪明,真是桃李满天下。2. 初中生:这个班级的同学都非常优秀,大家都是桃李满天下。3. 高中生:这所学校的学生都很出色,真是桃李满天下。4. 大学生:这个专业的同学都很厉害,学术交流会上真是桃李满天下。